Position: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 神经系统模型> 大鼠脑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reperfusion

大鼠脑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reperfusion

Price:Inquire

No.: 080210101

Brand: 中洪博元

大鼠脑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Cerebral artery ischemia-reperfusion

背景介绍:

1986年 Koizumi首先报道了利用线栓法制备大鼠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随后Longa于1989年在此方法上进行改进,成为了现今较为广泛应用的方法。此后,应用插线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方法不断改进和完善,已渐趋成熟,目前该法已逐渐取代开颅法而成为最流行的方法。有人曾做过大数据分析临床前2852项关于脑保护剂的实验,其中有超过40%的研究都采用了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该方法的优势是不需要开颅,减少了手术对脑的损伤,可以制备成短暂性缺血模型和永久缺血模型,即可以控制复灌的时间,造模成功的几率相对较高。

该模型先阻断颈外动脉(ECA)及其分支,从 ECA 插入尼龙线,经颈内动脉(ICA)到大脑前动脉(ACA),机械性阻断大脑中动脉(MCA)发出处的血供来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具体见下方图解。


线栓插入的位置有两种方式:1种是从颈总动脉(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插入线栓(操作稍微简单一下)。2种是从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操作稍微难一些)

模型应用领域:

1)探究脑动脉缺血再灌注的发病机制;2)用于脑动脉缺血再灌注相关药物的研究

实验材料:

SD大鼠

造模方法

手术暴露大鼠(小鼠)脑主动脉,血管夹控制缺血、再灌注  

模型验证:

大鼠清醒后进行行为学评分:无神经损伤症状(0分);不能完全伸展对侧前爪(1分);

向对侧转圈(2分);向对侧倾倒(3分);不能自发行走,意识丧失(4分)

参考文献:

[1] Guan, Jian et al. Neuronal regeneration and protection by collagen-binding BDNF in the ra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 Biomaterials vol. 33,5 (2012): 1386-95.

[2] Hyun, Hyesun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s of a reducible poly (oligo-D-arginine) carrier with the heme oxygenase-1 gene in the treatment of hypoxic-ischemic brain injury. Biomaterials vol. 31,34 (2010): 9128-34.

No.
Name
Specs
Price
Operate
T-080210101
¥Inquiry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Zhonghong Boyuan Technical Support:Baiheng Network

Message